摘要
在严格的学术意义上,内在性与超越性并不相容,"内在超越性"的说法是讲不通的。孔孟之仁义价值具有内在性。第一,仁义价值之源——天道,居于虚位,其超越性受到严重贬损。第二,仁义内在于自然人性中,个体以自然人性(仁义之端与食色之欲)为基础而修为,到达价值世界,即仁义是从自然人性中发展而来的。第三,仁义内在于现实世界中,"道在人伦日用之中",个体以社会实践为基础,向价值世界升进,即仁义是从现实世界中发展而来的。仁义生成于"语境中的人",一方面表示"宜我",即与自我相适宜,符合自我的个性、身份、修养等;另一方面表示"宜境",即与特定的语境融合而相宜。因此,仁义有相对性、特殊性,而不是道德原理,故孔孟之仁义并没有普遍的确定内涵。仁义的内在性要求自我有很高的道德修养,不论置于何种语境中皆能通过道德判断,做出合乎仁义的言行,这是传统社会始终没有从人治走出法治的重要原因。
-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