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揭示华南地区强降水过程中降水粒子类型变化特征,选择2018年8月29日至31日华南后汛期一次典型强降水过程,首先使用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和中国地区融合降水资料,分析了降水的天气形势并确定了降水的性质。之后使用华南地区S波段双偏振雷达资料观测量以及反演量,定义了对称性和非对称性降水的概念并对比分析了对称和非对称降水过程中降水粒子类型演变差异,基于最大降水合成法分析了不同类型降水粒子在降水开始、发展、消亡、结束阶段的演变情况。进一步分析了各类冰相和液相粒子的粒径、浓度与降水率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本次降水是受南海季风低压、低空急流、地形等多因素的影响形成的对流性降水。冰粒子数量较多的阶段降水维持时间长,冰粒子数量较少的阶段降水维持时间较短,冰粒子在不同降水阶段分布的多寡导致降水开始至达到峰值的时间与峰值发生后至降水结束的时间明显不同,即降水过程存在非对称性。在降水过程中有大量冰晶粒子下落碰并过冷水形成霰粒子,霰粒子从低密度向高密度转化预示着降水量的变化。降水开始阶段液相粒子粒径较小,数量较多,粒径和浓度同时增长,降水结束阶段液相粒子粒径较大,数量较少,粒径和浓度呈反相变化,表明降水末期粒子碰并过程更明显。
-
单位国防科技大学; 湖南省气象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