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用超声生物显微镜观察两种非球面人工晶状体在囊袋内植入后倾斜度和偏心量的差异。方法:选取白内障患者37例45眼随机分为两组:A组植入Akreos AO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美国博士伦公司,四襻型);B组植入ZCBOO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美国眼力健公司,两襻型)。所有患者均行标准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记录手术中的撕囊口直径。术后1mo记录视力及最佳矫正视力、行常规裂隙灯检查,并利用超声生物显微镜测量前房深度,得到水平方位和垂直方位的倾斜度、偏心量,并计算人工晶状体总的倾斜度和偏心量。结果:两组在撕囊口直径及术后最佳矫正视力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前房深度平均值分别为:(3.86±0.31mm)和(4.14±0.3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水平方向上的偏心量、垂直方向上的偏心量和总偏心量平均值分别为(0.15±0.09mm),(0.15±0.12mm)和(0.22±0.12mm),在水平方向上的倾斜度、垂直方向上的倾斜度和总倾斜度平均值分别为0.63°±0.62°,0.89°±0.85°和1.22°±0.76°;B组在水平方向上的偏心量、垂直方向上的偏心量和总偏心量平均值分别为(0.22±0.21mm),(0.14±0.15mm)和(0.29±0.22mm),在水平方向上的倾斜度、垂直方向上的倾斜度和总倾斜度平均值分别为1.36°±1.48°,1.46°±1.62°和2.21°±1.97°。两组人工晶状体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偏心量及倾斜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的偏心量及倾斜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襻设计的人工晶状体和四襻设计的人工晶状体在术后的倾斜度和偏心量无差别。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