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20世纪60年代,由哈佛大学Soroff教授等设计了旨在增加心脏舒张期灌注,改善心肌缺血的体外反搏技术。该技术后由郑振声教授改良为增强型体外反搏(enhanced 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EECP)。EECP治疗通过心电门控技术使气囊在心脏舒张早期从远到近挤压肢体使含氧血流向心脏,导致主动脉舒张压升高,随之增加冠脉血流,而气囊在心脏收缩之初快速松弛,减少外周阻力,明显降低心脏后负荷,进一步提高心输出量[1]。
-
单位重庆市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