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利用对音法重建汉语语音史,是汉语音韵学研究领域的重要理论与方法。明代永乐年间四夷馆的《回回馆杂字》基于实际语言交际需要而编写,其汉字音是对当时活语言的真实描写,反映了明代前期官话口语音的特点。这项波汉对音资料的对音方法主要有音节对音节、音节对音素两种情况,不同译音人的对音方法有所不同。由于波汉两种语言在辅音、元音、音节诸多方面存在差异,因而对音过程中存在相似语音替代、同一个汉字译写不同的音、译音用字不固定等问题。根据波汉对音考订明代汉语语音特点,要充分考虑两种语言的音系差异及其语音对应关系严整与否,还要考虑译音人的口音与译音习惯等。
-
单位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北方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