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侧凸椎体旋转半脱位三种测量方法的可重复性和可信度研究

作者:陈世海; 刘万友; 史本龙; 朱泽章*; 邱勇
来源: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22, 32(07): 605-609.
DOI:10.3969/j.issn.1004-406X.2022.07.04

摘要

目的 :分析MB法(midbody,MB)、EP法(endplate,EP)和C法(centroid,C)在椎体旋转半脱位(rotatory subluxation,RS)测量中的可重复性和可信度,探讨三种测量方法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20年6月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行手术治疗的59例脊柱侧凸畸形患者,其中先天性脊柱侧凸15例,特发性脊柱侧凸9例,退变性脊柱侧凸16例,神经肌源性脊柱侧凸19例;男17例,女42例,平均年龄34.0±18.8岁。3名脊柱外科医师均使用MB法、EP法及C法分别间隔两周测量RS值,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对三种测量方法结果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59例患者平均主弯Cobb角为64.2°±23.9°。RS节段分别为T4/5节段1例(1.7%)、T5/6节段2例(3.4%)、T6/7节段3例(5.1%)、T7/8节段3例(5.1%)、T9/10节段1例(1.7%)、T10/11节段1例(1.7%)、T12/L1节段6例(10.2%)、L1/2节段5例(8.5%)、L2/3节段9例(15.3%)、L3/4节段16例(27.1%)、L4/5节段12例(20.3%)。MB法、EP法、C法测量的RS值分别为16.5±7.1mm、8.5±4.2mm、14.2±6.3mm。三种方法的观察者内一致性分别为MB法0.77-0.91、EP法0.78-0.81、C法0.82-0.94;观察者间一致性分别为MB法0.87、EP法0.90、C法0.86。结论:MB法、EP法和C法在RS的测量中均有较高的可重复性及可信度,其中C法的组内一致性最高、EP法的组间一致性最高。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