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应性皮肤血管炎的中医治疗综述

作者:陈柴棋; 沈巍; 丁华强; 方一妙; 马丽俐*
来源:中国乡村医药, 2019, 26(15): 76-77.
DOI:10.19542/j.cnki.1006-5180.003131

摘要

<正>变应性皮肤血管炎的特征性损害为发生在小腿及踝部的可触及紫癜性斑丘疹、血疱、脓疱、坏死、溃疡、结节等多形性皮损,病程迁延数月至数年,属于中医学"瓜藤缠"范畴,青壮年多发,发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史,病因不明,与感染、药物及免疫损伤等相关。病理学上以血管壁及血管周围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可见核尘,血管内皮细胞水肿、闭塞、关闭,纤维蛋白渗出、变性、坏死,红细胞外溢[1]。中医学认为,"湿、毒、瘀、热"为其主因。外感湿邪或湿热之邪蕴于肌肤,郁而化热,气血凝滞,日久血络损伤,病程日久,则迁延成毒,形成湿毒、热毒、瘀毒、血热等互相交结之复杂病机。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