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生态化学计量学是研究生态系统能量平衡和多重化学元素平衡的科学,可利用植物体内C、N和P含量及其相互比值(N∶P、C∶N和C∶P,即生态化学计量比)来判断植物生长过程中营养的供给状况。本文通过研究小麦叶片主要元素的生态化学计量比对不同土壤N、P状况的响应,为小麦生产中的精确施肥提供技术指导。选取研究区当家品种弱筋小麦‘扬麦15’和强筋小麦‘镇麦168’为试验对象,采用盆栽试验,设置16个土壤N、P梯度处理,分析不同处理下小麦拔节期、孕穗期和灌浆期叶片N∶P、C∶N和C∶P等生态化学计量比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在拔节期和孕穗期,土壤N∶P范围在7.04~8.73时,两小麦品种叶片的N∶P均达到较高水平;而在灌浆期,土壤N∶P范围在8.73~10.42时,两小麦叶片的N∶P均达较高水平。且小麦叶片N∶P与土壤N∶P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其相关性随着生育期的推进逐渐降低。2)当土壤处于低N水平时(108.4mg·kg-1),两小麦品种叶片C∶N均达较高水平,且其与土壤N∶P呈显著负相关,即随着土壤N∶P比率增大,小麦叶片中C∶N呈减小的趋势。3)当土壤处于低P水平时(29.6mg·kg-1),两小麦品种叶片C∶P达较高水平,且其与土壤P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即随土壤中P的增加,小麦叶片中C∶P均呈减小趋势。以上结果表明,土壤中N和P的不同供应水平显著改变不同品种小麦叶片的生态化学计量比,因此,具有稳态特性的生态化学计量比可作为小麦生产中养分调控的重要参照指标并加以应用。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