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成人肾非透明细胞癌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1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86例行保留肾单位手术或根治性肾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原发性肾非透明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情况。男159例,女127例。年龄17~81岁,平均53岁。AJCC分期:Ⅰ期218例,Ⅱ期56例,Ⅲ期9例,Ⅳ期3例。实验室检查:淋巴细胞百分比(31.5±10.5)%,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2.6±2.8),白蛋白(40.9±4.7)g/L,前白蛋白(255.0±74.3)mg/L,乳酸脱氢酶(LDH)(201.0±174.0)U/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20.0±62.1)U/L,总胆固醇(4.9±1.0)mmol/L,尿素氮血肌酐比值(BUN/Cr)(12.9±9.9),血糖(5.4±1.3)mmol/L,甘油三酯(1.4±1.1)mmol/L,低密度脂蛋白(LDL-C)(2.9±0.8)mmol/L。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确定以上指标的界值,并根据界值分为高于界值组和低于界值组,比较两组指标的差异。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与成人肾非透明细胞癌及其亚型预后相关的影响因素。Kaplan-Meier法绘制患者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的生存率差异,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采用相同方法分析肾嫌色细胞癌和乳头状肾细胞癌两个亚组的预后因素。结果 本研究286例,术后随访1~87个月,平均43.9个月,死亡26例,其余均无瘤生存。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3.8%和89.3%。Cox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JCC分期(HR=2.38,95%CI1.48~3.83)、LDH(HR=2.99,95%CI1.16~7.69)、血糖(HR=4.13,95%CI1.74~9.78)、CK-MB(HR=3.85,95%CI1.63~9.08)是肾非透明细胞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NLR(HR=8.28,95%CI1.66~41.35)和LDH(HR=9.82,95%CI2.94~32.82)分别为肾嫌色细胞癌和乳头状肾细胞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AJCC分期、LDH、血糖、CK-MB为成人肾非透明细胞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AJCC分期早、低LDH、低血糖、低CK-MB的患者预后更好。NLR为肾嫌色细胞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低NLR患者预后好。LDH为乳头状肾细胞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低LDH利于患者预后;NLR和LDH可分别作为临床评价肾嫌色细胞癌和乳头状肾细胞癌预后的指标。
-
单位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青岛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