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以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OD-like receptor thermal protein domain associated protein 3,NLRP3)炎症小体为切入点,研究黄芩苷-栀子苷(7∶3)抗脑缺血损伤及并发心肌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尼莫地平(10 mg/kg)组和黄芩苷-栀子苷低、中、高剂量(30、45、60 mg/kg)组,每组10只。ig药物7 d后,采用线栓法构建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采用Zea-Longa评分标准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干湿质量法检测脑组织水肿情况;激光多普勒检测脑血流量;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脑和心肌组织病理变化;TUNEL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凋亡情况;采用ELISA法测定心肌组织中心肌酶谱活性。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黄芩苷-栀子苷抗脑缺血损伤及并发心肌损伤的作用机制;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IL-6、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脑组织、心肌组织中NLRP3炎症小体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心组织损伤严重,炎性因子水平升高(P<0.01),心肌酶谱活性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脑、心组织病理损伤不同程度减轻,脑含水量、神经功能评分、心肌细胞凋亡率、血清中心肌酶谱显著降低(P<0.05、0.01),脑血流量显著增加(P<0.05、0.01)。网络药理学结果显示,NOD样信号通路在黄芩苷-栀子苷防治脑缺血及其并发心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选取NOD样受体家族NLRP3炎性小体继续深入研究,ELISA和q RT-PCR结果表明,模型组大鼠血清中IL-1β、IL-6、IL-18、TNF-α水平及脑组织皮层、心肌组织中NLRP3炎症小体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而各给药组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和脑组织皮层、心肌组织中NLRP3炎症小体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 黄芩苷-栀子苷能抑制炎性介质的表达,通过下调NLRP3炎症小体发挥抗脑缺血损伤及卒中后心肌损伤作用。

未找到符合条件的记录
推荐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