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现代康复技术治疗早期缺血性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效果,并采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分析其对大脑可塑性的影响。方法:将110例缺血性脑卒中早期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康复治疗8周,针刺组在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8周;采用简化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UE-FMA)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8周时上肢运动功能;在治疗前、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进行DTI扫描,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变化。结果:两组间治疗前UE-F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4周、8周两组患者UE-FM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 <0. 05),且治疗后8周高于治疗后4周(P <0. 05);治疗后4周、8周,针刺组患者UE-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前两组患者病灶侧大脑脚、内囊后肢、放射冠区F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8周两组患者病灶侧放射冠FA值均较治疗前增高(P <0. 05),且针刺组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针刺联合现代康复技术治疗早期缺血性脑卒中后上肢运动障碍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能与针刺联合现代康复技术能更好地促进大脑可塑性变化有关。
-
单位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