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探究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匹配特征与生态恢复力属性的耦合关系,科学划分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分区,对生态安全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京津冀区县为研究单元,基于多源数据,运用食物产量模型、InVEST模型、CSLE模型等方法测算食物供给、产水、碳固持、土壤保持、休闲游憩等5项生态系统服务的供需量,构建生态恢复力评价指标体系测算县(区)生态恢复力;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生态恢复力”划定生态修复分区,并根据分区内部自然和社会经济现状及发展特征提出相应优化策略。结果表明:1)京津冀生态系统服务供给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承德市北部、秦皇岛市和唐山市区县,中部县(区)有零星分布;需求高值区主要集中在发展较好的京津冀中部及东南部城市,而北部山区及高原生态系统服务需求较低;研究区供需关系表现为空间负相关。2)各区县生态恢复力区域性差异明显,高值区主要聚集在京津冀的东北部。3)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综合供需无高度盈余区域,赤字区域占总面积的42.26%,主要原因为城市与工业的发展导致系统功能衰退,生态服务需求难以得到满足。4)结合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匹配特征和生态恢复力空间分布格局,将研究区划分为高供给-高需求-高恢复力区(13.68%)、低供给-高需求-低恢复力区(0.51%)、低供给-高需求-高恢复力区(10.54%)、低供给-低需求-低恢复力区(12.07%)、低供给-低需求-高恢复力区(20.22%)、高供给-低需求-高恢复力区(42.98%) 6类,同时针对不同分区提出差异化的生态修复策略,为生态修复工程的系统布局提供指引,为国土空间综合整理方案的科学编制提供方法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