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应用高分辨磁共振成像(HRMRI)评估术前颈动脉斑块的美国心脏协会(AHA)改良斑块分型, 研究其对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围手术期无症状脑梗死(SBI)的预警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7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外科行CEA治疗的254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于术前1周行颈动脉HRMRI检查, 依据AHA改良斑块分型将斑块分为易损斑块(Ⅳ、Ⅴ、Ⅵ型)和稳定斑块(Ⅰ、Ⅱ、Ⅲ、Ⅶ、Ⅷ型)。手术前、后24 h内分别行头颅MRI平扫及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 以术后头颅MRI DWI序列显示新发点状高信号影但患者无相应症状为围手术期SBI的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SBI组和非SBI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术侧颈动脉易损斑块是否为CEA围手术期SBI的危险因素。结果 254例患者的术前HRMRI显示, 稳定斑块43例(16.9%), 易损斑块211例(83.1%)。254例患者中, 围手术期发生SBI 51例(20.1%, SBI组), 未发生SBI 203例(79.9%, 非SBI组)。23.2%(49/211)的易损斑块患者发生SBI, 4.7%(2/43)的稳定斑块患者发生SBI。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SBI组术侧颈动脉有易损斑块者占比高于非SBI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术侧颈动脉易损斑块为CEA围手术期SBI发生的危险因素(OR=0.18, 95%CI:0.04~0.80, P=0.02), 而性别及术中颈动脉阻断时间等12种因素均非CEA围手术期SBI发生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CEA术前术侧颈动脉存在易损斑块(AHA改良斑块分型Ⅳ、Ⅴ、Ⅵ型)的患者围手术期SBI的发生风险升高, 需个体化设计预防方案, 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