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内皮功能与动脉硬化相关性, 探索反应性充血指数和脉搏波传导速度对血管老化预测价值。方法对2018年11月至2021年5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行内皮功能检测的体检人群304例进行回顾性横断面研究, 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内皮功能障碍影响因素及内皮功能与年龄、动脉硬化的相关性, 探究内皮功能与年龄关系时, 将研究对象根据年龄段分组;根据吸烟史将整体人群分为吸烟或曾吸烟组、不吸烟组, 在此基础上探究年龄节点;探究动脉硬化与内皮功能相关性时, 将整体人群按脉搏波传导速度均值分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通过单变量回归研究, 发现内皮功能障碍与75次心率时标准动脉反射波增强指数(AI@75)[比值比(OR)=0.970, P<0.01]、肱踝脉搏波传导指数(baPWV)均值(OR=0.999, P<0.05)、平均动脉压(OR=0.959, P<0.01)、年龄(OR=0.976, P<0.05)、血红蛋白(OR=0.985, P<0.05)存在相关性, 经多变量回归研究, 发现AI@75(OR=0.969, P<0.05)、血红蛋白(OR=0.985, P<0.05)是内皮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依据本次研究结果及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拟合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 曲线下面积为0.748, 渐进显著性为0.001, NagelkerkeR2=0.235, 即该模型可解释23.5%内皮功能障碍的发生。结论内皮功能与动脉硬化存在相关性, 对于吸烟、高血压人群, 应警惕内皮功能障碍的发生。对于血管老化的预测, 动脉硬化程度与内皮功能应共同检测、相互参考。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