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探究秸秆还田玉米田对地下害虫发生量的影响,在2019年对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秸秆还田玉米田进行了系统调查,并分析了地下害虫发生量与秸秆还田玉米田土壤酶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玉米田秸秆还田后,深翻、浅灭茬、全覆盖、富集4种秸秆还田模式下蛴螬和金针虫的发生数量均高于对照田,且差异性显著。0~20cm土层中,深翻、浅灭茬、富集、全覆盖4种秸秆还田模式土壤脲酶活性分别较对照田提高5.81%、70.5%、82.6%、35.7%,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较对照田提高22.7%、33.45%、32.88%、106.25%,深翻模式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与对照田相比提高75.05%,均差异性显著,浅灭茬、富集、全覆盖3种秸秆还田模式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与对照田相比无显著差异;20~40cm土层中,深翻模式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酸性磷酸酶分别较对照田提高30.95%、38.5%、77.5%,富集模式土壤脲酶较对照田提高16.3%,均差异性显著,其他模式各土壤酶活性与对照田相比无显著差异。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0~20cm土层中,土壤脲酶和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地下害虫发生数量呈正相关,随着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地下害虫的发生数量会随之增加,且均呈现显著水平(p<0.05),0~20cm土壤酸性磷酸酶及20~40cm土层3种酶活性与地下害虫发生数量相关性较弱,且不显著。本试验结果为地下害虫的综合治理奠定理论基础。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