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自2011年开始,全国13个省份实施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笔者从政策目标出发评估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效果,并运用政府行为理论对导致效果优劣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基于新疆伊犁农牧交错带的统计和田野调查数据,对政策实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农区牲畜数量持续增加,草原生态退化局面没有得到改善,且该政策对提高家庭收入和鼓励畜牧业转型的作用也不明显。从政府行为视角分析政策目标与政策效果不匹配的原因,发现政策难以达到主体和客体行为激励相容,最终导致政策失效。基于此,笔者提出依据农牧民利益诉求制定政策措施、加强违规约束、优化绩效评估和提高农牧民人力资本价值的对策建议。

  • 单位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