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通过对中国人群踝关节形态学参数进行测量和统计分析,为踝关节置换术假体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和形态学数据支撑。方法模拟人工踝关节置换手术,对191例(男性106例、女性85例)踝关节CT影像数据行三维重建,重建图像测踝穴前后倾斜角(APA)、胫骨下端最大前后径(MTiTh)等32个形态学参数,并计算胫骨平均纵横比(MTiTh/TiW)和距骨平均纵横比(TaAL/TaW)等3项参数比。结果 (1)所检验32个参数中有23个存在性别间差异(P<0.05),其中除踝穴前后倾斜角(APA)和踝穴前后距(APG)等3个参数外,其余20个参数为男大于女;(2)测量数据与之前本课题基于X线片结果比较,除踝穴前后距(APG)、踝穴前后倾斜角(APA)、胫骨远端滑车切迹长(TiAL)等3个参数外,其余8个参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X线片大于CT;(3)由于种族与地域等的差异,中国正常成人踝关节三维形态学参数与法国、意大利、韩国、中国台湾人群等既往研究数据相比,数据之间存在差异;距骨体形态与埃及、希腊和华北地区人群存在差异。结论中国成人人群踝关节形态学参数与西方人群间存在差异。
-
单位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