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腹部脂肪与腰椎骨质密度(BMD)关系密切,但大多研究未考虑年龄因素的影响。文中重点探讨腹部脂肪及年龄对女性腰椎BMD影响的协同作用,以加深对骨质疏松发生机制的认识。资料与方法收集2014年1-12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健康志愿者及慢性腰腿痛女性患者共79例,年龄25~76岁,平均(51.5±12.6)岁。所有研究对象均计算体重指数(BMI)。行定量CT(QCT)腹部扫描,测量腰椎(L_3)的BMD及相应层面的腹部皮下脂肪(SAT)与内脏脂肪(VAT)含量。根据79例患者的BMD分为骨质疏松组、骨量减少组和骨量正常组,比较各组间年龄、BMI、SAT及VAT差异,分析年龄与VAT的交互作用及相关性。结果 3组间比较,年龄、VA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5.715、13.546,P<0.05),3组间BMI、SA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479、2.451,P>0.05);年龄对VAT影响腰椎BMD具有明显交互作用,控制年龄变量后,3组间VAT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575,P>0.05);年龄与BMD呈负相关性(r=-0.842,P<0.05),与VAT呈正相关性(r=0.566,P<0.05)。结论年龄是影响女性腰椎BMD的主要负性因素,对VAT影响女性腰椎BMD有交互作用。控制年龄变量后,VAT对女性腰椎BMD无明显影响。因此,在研究腹部脂肪与骨质疏松的关系时应考虑年龄的交互因素。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