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F-FDG PET/CT代谢参数预测早期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

作者:李可心; 孙洪赞; 辛军; 郭启勇
来源: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8, 34(10): 1532-1535.
DOI:10.13929/j.1003-3289.201802109

摘要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代谢参数预测早期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为Ⅰa~Ⅱa期的286例宫颈癌患者的PET/CT资料,计算PET/CT诊断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灵敏度及特异度,测量原发肿瘤病灶的PET/CT代谢参数: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平均标准摄取值(SUVmean)、糖酵解总量(TLG)及肿瘤代谢体积(MTV)。比较淋巴结转移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间代谢参数的差异,并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联合PET/CT诊断结果进行多因素分析,获得联合预测模型,绘制联合预测模型诊断淋巴结转移的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并与PET/CT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286例中,病理证实淋巴结转移63例(淋巴结转移组),无转移223例(无淋巴结转移组),2组间原发灶TLG、MT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SUVmax、SUVmea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灶TLG、MTV及PET/CT诊断结果均是早期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预测模型诊断淋巴结转移的ROC曲线的AUC为0.805(P<0.05),优于PET/CT定性诊断(Z=3.044,P=0.002),后者的AUC为0.717。结论 18F-FDG PET/CT早期宫颈癌代谢参数TLG、MTV联合PET/CT定性诊断结果预测盆腔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价值,高于传统PET/CT定性诊断。

  • 单位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