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三维(3D)打印技术在心血管疾病诊治方面已被用于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术前评估、临床新技术的综合评估、外科术后并发症的处理和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教学与培训。国内医院自2014年起陆续引入心血管3D打印技术, 初步的临床应用表明心脏3D打印技术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但也存在价格昂贵、图像信息丢失等问题。学界应持开放但批判的态度, 积极尝试并改进这项技术, 相信其未来可能成为现有常规影像学手段的良好补充。
-
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