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旨在通过阐发《乌托邦》的“镜像结构”来呈现托马斯·莫尔对政治哲学问题的思考。严格说来,并不存在莫尔的“乌托邦”,存在的只是其笔下希斯拉德以及与之观点相左的莫鲁斯的思想。哲学思想从来包含的都是诸意见之对话而非某一定论,传统伊拉斯谟的二分理解很大程度上遮蔽了莫尔的真实意图。如《乌托邦》的第二部分必须依托第一部分的现实世界一样,在莫尔看来,古往今来讨论的“理想共同体是什么”的政治哲学问题必须还原到个体与群体的张力中才能被真正地触及到,幸福共同体的根源建基于对人性之骄狂问题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