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以食叶草(品种编号S-1和S-2)和将军菊苣(品种编号J-1、J-2、J-3和J-4)为试验材料,在椰糠半无土栽培模式下,研究不同株距(25、30、35 cm)和刈割间隔期(30、35、40 d)对牧草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株距为25 cm时,将军菊苣J-1品种的单株产量最高;当株距为30 cm时,食叶草S-1、S-2品种和将军菊苣J-4品种的单株产量最高,食叶草S-1、S-2品种叶片数最多,将军菊苣J-1、J-2、J-3、J-4品种的干物质含量最高,食叶草S-2品种以及将军菊苣J-1、J-4品种叶片粗蛋白含量最高;当株距为35 cm时,将军菊苣的叶片宽度(除J-1品种外)、全株鲜重、全株干重(除J-1品种外)均较高,单株产量与其他株距组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当间隔35 d刈割时,所有牧草品种的叶片粗蛋白含量均高于其他刈割间隔期;当间隔40 d刈割时,牧草叶片长度、叶片数(除将军菊苣J-1品种外)、全株鲜重(除将军菊苣J-4品种外)、全株干重和干物质含量均高于其他刈割间隔期。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当株距为30 cm、刈割间隔期为40 d时,可实现食叶草高产;当株距为30 cm、刈割间隔期为35 d时,可实现食叶草优质生产;当株距为30 cm、刈割间隔期为35 d时,可实现将军菊苣优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