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被动数字劳动过程中,新自由主义、消费主义都潜在地传递着某种意识形态,而在此过程中,大学生价值观的塑造却面临着“双重虚拟”语境下主流意识形态难以生根、大学生主体性的深层丧失以及极易陷入虚拟情感陷阱等挑战。在大学生被动数字劳动过程中意识形态引导要从“形式”走向“实质”,帮助大学生在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引领下,从“被动”劳动走向“主动”劳动,对大学生的被动数字劳动,既要“赋权”也要“授意”,以此正面引导被动数字劳动过程中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建构。
-
单位安徽师范大学; 阜阳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