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利用NECP1°×1°再分析资料,通过WRF模式中七种不同的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对2019年8月7日至8日拉萨市出现的一次极端强降水天气进行模拟,结果表明:(1)BMJ方案和G-F模拟的东部和西部集中降水带位置与观测结果相比较为符合,但BMJ方案强度偏弱,G-F方案强度偏强;New-Tiedtke方案和N-SAS方案强度较吻合,但雨带位置偏北,强降水中心位置偏西偏北,其余各方案模拟的降水位置偏西偏北,强度均偏强。(2)各积云对流方案在降水前期在拉萨市都模拟出了相对湿度超过90%以上的湿区,水汽充沛,同时在拉萨市模拟出了局地的水汽混合比大值区。(3)除New-Tiedtke和N-SAS方案模拟的假相当位温和垂直速度条件较差,不利于降水天气的形成以外,其余各方案都模拟出对降水有利的假相当位温密集带和一定的上升运动,且西部的热力和动力条件一般都比东部强,其中K-F和G-F方案对本次强降水天气的假相当位温和垂直速度的模拟效果要相对敏感。

  • 单位
    拉萨市气象局; 北京市气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