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介入治疗前后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心肌损伤情况,探讨心肌损伤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先心病患儿167例,其中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65例(ASD组)、室间隔缺损(VSD)49例(VSD组)、动脉导管未闭(PDA)53例(PDA组)。患儿均给予介入治疗,于手术前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CK-MB水平,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 Tn I水平,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舒张期末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分析患儿年龄、BMI、缺损直径、肺动脉压、手术操作时间、释放封堵器次数对心功能损伤的影响。结果术后6 h各组血清CK-MB、c Tn I水平升高(P均<0.05),术后3 d各组血清CK-MB水平降至术前水平(P均>0.05),ASD组、PDA组血清c Tn I水平降至术前水平(P均>0.05),但VSD组血清c Tn I水平仍高于术前(P<0.05)。术后3 d VSD组、PDA组LVEDD较术前降低、LVEF较术前升高(P均<0.05)。血清c Tn I、CK-MB水平升高患者年龄、BMI、缺损直径、肺动脉压、操作时间、释放封堵器次数与未升高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介入治疗后先心病患儿心肌发生损伤,但短时间内即可恢复正常;年龄、BMI、缺损直径、肺动脉压、操作时间、释放封堵器次数是心肌损伤发生的影响因素。
-
单位郑州市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