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范围地面墒情监测的鄱阳湖流域农业干旱

作者:虞美秀; 董吴欣; 张建云; 韦丽; 吴智; 王国庆
来源:水科学进展, 2022, 33(02): 185-195.
DOI:10.14042/j.cnki.32.1309.2022.02.003

摘要

以鄱阳湖流域为研究区,基于2011—2020年22个墒情站的逐日地面墒情监测数据、1956—2020年49个雨量站的日降雨数据及2016—2019年墒情站所在灌区的气象数据,采用考虑植被生理状态的土壤水分亏缺指数(SWDI)表征农业干旱,分析不同尺度下墒情、包气带缺水量和降水量的时空分布,评估SWDI在鄱阳湖流域农业干旱监测中的适用性,揭示该流域农业干旱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对气象干旱的响应规律,初步探讨土壤质地与农业干旱强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 SWDI对鄱阳湖流域农业干旱诊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2)近10 a该流域农业干旱呈显著加重趋势,其中2019—2020年发生流域性重度农业干旱,且夏、秋、冬连旱,是近10 a的主导季节性农业干旱,对水稻、油菜等粮食产量影响显著;(3)相较于气象干旱,农业干旱发生、结束时间分别平均约晚2.5周和3周,历时长10.1周,频次更低,干旱等级更小;(4)砂土持水性最差,易发生特大农业干旱,黏土、黏壤土保水性最好,轻旱和中旱发生概率较大,壤土、砂壤土和壤砂土则介于二者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