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机器人辅助椎弓根钉经皮固定胸腰椎骨折

作者:周纪平; 姜泽威; 杨永军*; 姜传杰; 姚树强; 刘彬; 于建林; 吴瑞; 杨凯; 徐梓耀; 殷培良; 杨小霞; 谭远超; 刘永强
来源: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21, 29(10): 865-869.

摘要

[目的]评价Renaissance机器人辅助经皮椎弓根钉固定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8年12月本院经皮椎弓根钉固定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9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34例采用机器人辅助置钉(机器人组),63例采用徒手置钉(徒手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机器人组34例,置入178枚椎弓根螺钉,其中0级175枚,1级3枚,2级0枚,置钉准确率98.31%;徒手组63例,置入334枚椎弓根螺钉,其中0级287枚,1级21枚,2级16枚,3级10枚,置钉准确率85.9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器人组无一例神经损伤,安全置钉率达到100.00%。徒手组8例患者术后出现神经损伤,安全置钉率达到92.20%。机器人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射线曝光时间和单钉置入时间均显著优于徒手组(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下降(P<0.05),而JOA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VAS评分及JOA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伤椎后凸Cobb角均显著减少(P<0.05),而两组椎体前缘高度均显著增加(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后凸Cobb角和椎体前缘高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enaissance机器人辅助经皮椎弓根钉固定胸腰椎骨折可显著提升置钉精度,缩短操作时间,减少射线辐照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