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劳力型热射病患者发病早期凝血及纤溶系统功能紊乱与其短期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劳力型热射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发病28 d的临床结局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及存活组。比较死亡组及存活组的临床特征及凝血、纤溶生物学标志物差异,进行Cox回归分析。对危险因素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并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 156例劳力型热射病患者中有28例死亡。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具有更高的核心体温、更低的收缩压(SBP)(P<0.05)。死亡组及存活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例(PT-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血小板(PL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Cox回归显示PT-INR、APTT、PLT和SBP为影响劳力型热射病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PT-INR、APTT、PLT预测劳力型热射病患者28 d死亡的诊断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70、44.75 s和85.0×109/L。以最佳截断值分组,PT-INR≥1.70者与PT-INR<1.70者比较,APTT≥44.75 s者与APTT<44.75 s者比较,PLT<85×109/L者与PLT≥85×109/L者比较,其预估生存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尽管凝血和纤溶功能紊乱均与劳力型热射病严重程度有关,但严重的凝血活化(而不是纤溶亢进)可能最终导致了患者的预后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