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新型跟腱微创缝合方式——交叉缝合技术(CST)治疗跟腱断裂的效果及优势。方法:利用18具下肢尸体标本构建跟腱闭合性断裂疾病模型,并将其随机均分入Krachow、Ma-Griffith、CST等3种不同跟腱缝合术式组。每组缝合完毕后,使用生物力学试验机对修复后的跟腱进行轴向循环载荷测试。分别记录3组跟腱在断裂时的载荷循环次数、负载拉力数以及进行轴向循环载荷时第100次、1000次循环和断裂时的跟腱轴向形变量。结果:经过轴向循环载荷测试实验后,CST组平均可承受2015±38次轴向载荷循环,Krachow组为2250±41次,而采用Ma-Griffith术式修复的跟腱只能承受1855±52次循环。对于形变量,100和1000次循环后,3组修复方式并无差异,但断裂后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Krachow和CST组形变量明显小于Ma-Griffith组(P=0.007)。3组负载拉力数,CST组为372±26 N,Krachow组为425±31 N,而Ma-Griffith组仅为176±17 N,3组负载拉力数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Ma-Griffith组牢固性低于其他两组。结论:新技术(CST)可以达到与开放缝合方式相当的生物力学性能,且损伤小,易掌握,不需要特殊器械,使用方便。
-
单位开滦总医院;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