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国西北地区昼夜温差大且存在大量盐渍土环境,因此西北地区的大量建筑无法避免的受到硫酸盐与冻融的耦合作用,使结构内部产生大量孔隙并最终导致其损伤失效。本文采用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对硫酸盐与冻融耦合作用下机制骨料混凝土的孔径分布和孔隙率等孔结构参数进行分析,并探究了硫酸盐浓度、冻融循环次数以及石粉掺量对机制骨料混凝土孔结构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硫酸盐降低了机制骨料混凝土的冻融劣化速率,随着硫酸盐浓度的增加降低效果更显著;机制骨料混凝土的孔隙率随冻融循环次数增加而增大;机制骨料混凝土孔隙率随着石粉掺量的增多呈现先减小后增大,当石粉掺量控制在10%左右时具有最佳的孔结构;硫酸盐冻融的耦合作用下的化学侵蚀产物除了钙矾石和石膏外还存在无水芒硝,但是低温抑制了硫酸盐的化学侵蚀使得物理侵蚀占据主导作用。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