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歙县近10年早期胃癌筛查状况及其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歙县人民医院病理科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接收的早期胃癌72例,以同期接收治疗的所有(382例)进展期胃癌做为对照组。观察2组临床病理特点的同异性,分析本地区早期胃癌的区域发病特点和筛查状况。进一步将72例早癌分为T1a和T1b两组,比较临床病理的差异性。结果:歙南(高盐饮食)地区胃癌发生率(17.2例/10万)高于非歙南地区(8.3例/10万)。歙南早癌占该地区胃癌的13.9%(47/337),低于非歙南的21.4%(25/11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早癌和进展期癌男女比例分别为2.5∶1.0(51/21)和3.24∶1.0(292/90)。近端早癌占比远低于近端进展癌占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采用规范性筛查后,早癌年均检出例数从之前的6.1例上升到11.5例,早癌占比均超过20%。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和脉管内癌栓发生率在T1a和T1b肿瘤有差异性。肿瘤最大径、Nakamura分型和脉管内癌栓是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论:歙南地区胃癌高发,早期胃癌绝对病例多,但相对检出率低,是今后筛查的重点区域。贲门早癌占比少,是需要加强观察的部位。相比于T1b, T1a肿瘤小、淋巴结转移和脉管内癌栓发生率低,适合选择内镜微创切除作为患者治疗的首选方案。
-
单位歙县人民医院; 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 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