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身体素质发展敏感期的基础上,结合德国和美国同年龄段体适能测试的方法,确定身体素质测试项目,探讨小学3~6年级学生的主观运动参与、身体自尊和体成分对身体素质的影响。方法在问卷调查法、特尔菲法和现场测试的基础上,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寻变量间的路径关系。结果男生的体指数(BMI)明显高于女生(t=4.07,P<0.001),三、四年级学生的主观运动参与意愿要明显好于五、六年级(F=5.73,P<0.001);偏瘦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明显好于其它等级的学生(P<0.05),而正常体重学生的身体素质又明显好于肥胖学生(P<0.05);假设理论模型成立。结论身体自尊是主观运动参与影响BMI和身体素质的中介变量,而BMI是主观运动参与影响身体素质的另一中介变量。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