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四库全书总目》是清中叶以降学者治学之津梁,具有指示"学问门径"的重要作用。因此,自嘉庆年间起就有学者进行《总目》的补订和辨证工作。民国以后,四库学和四库总目学兴起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四库全书总目》的补辨和续修是其中成就最为卓著的一个分支。民国治此学者,一方面继承了"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传统,另一方面也能积极吸收西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故而能够在研究的宽度和广度上超越前人,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梳理这一时期《四库全书总目》补辨与续修的主要成就,也为我们探索目录学的当代价值提供了启示。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