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评价熵在全身麻醉深度监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30例ASAⅠ或Ⅱ级择期全麻手术病人随机均分为熵指导组(Ⅰ组)和对照组(Ⅱ组)。Ⅰ组根据反应熵(RE,维持在40~50)调控用药,Ⅱ组根据临床经验用药。记录静息态和全麻诱导、维持及苏醒期的MAP和HR。结果两组芬太尼和维库溴铵及丙泊酚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Ⅱ组比较,Ⅰ组异氟醚用量明显减少(P<0.05),平均MAC低(P<0.01),拔管时间、睁眼时间均明显缩短(P<0.01);在关腹时Ⅱ组RE比Ⅰ组低(P<0.01),HR比Ⅰ组慢(P<0.01);两组术后均否认有术中知晓。结论熵监测麻醉深度有一定临床意义,有助于维持合适的麻醉深度,减少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