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鼻息肉是鼻部最常见的炎症性疾病之一,在成年人中的发病率为1%2%,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涕、嗅觉障碍等,也会有头痛、听力下降以及面部疼痛等症状。大量研究表明,鼻息肉的发病可能与变态反应、阿司匹林耐受不良、遗传因素、真菌感染、细菌感染、囊性纤维化以及不动纤毛综合征等有关。鼻息肉通常采用药物和手术等综合治疗手段。药物治疗中糖皮质激素治疗(全身用和局部用)的效果得到了广泛的肯定,而鼻息肉的病程具有迁延性,需要持续控制,但长期全身或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均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故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手术治疗一般用于药物治疗无效或术后复发的病例。鼻息肉的发病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以便能够开发出治疗该病的相对安全有效的新药。近年来,一些以嗜酸性粒细胞、免疫球蛋白E、真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潜在性靶点的药物治疗方法正逐步引入临床。本文系统回顾了鼻息肉的发病机制和近些年来应用于治疗鼻息肉的新方法和新手段。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