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加味白头翁汤对胃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模型缺氧诱导因子-1(HIF-1)、乳汁球微粒表皮生长因子-8(MFG-E8)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用40只SD大鼠,用高脂高糖饮食加上TNBS灌肠法复制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加味白头翁汤组),每组各10只。连续治疗14d后,记录各组的疾病活动指标DAI评分,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及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结肠组织HIF-1、MFG-E8的平均灰度值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经药物干预后大鼠体质量、便血情况有所改善,DAI评分明显下降(<0.05);在第7天、第14天,模型组DAI评分分别均高于西药组和加味白头翁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各组结肠黏膜的HIF-1的平均灰度值显示,为空白组>西药组>加味白头翁汤组>模型组,而MFG-E8平均灰度值显示相反,为空白组<西药组<加味白头翁汤组<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各组结肠黏膜的HIF-1的蛋白相对表达量显示,为空白组<西药组<加味白头翁汤组<模型组,而MFG-E8蛋白相对表达量显示相反,为空白组>西药组>加味白头翁汤组>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加味白头翁汤可明显改善胃肠湿热型UC大鼠肠道黏膜缺氧状态,减轻肠道炎症反应,促进肠道屏障的修复,达到中药防治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