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大黄颗粒对慢性肾脏病大鼠肠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通过切除大鼠5/6肾造慢性肾脏病模型。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大黄颗粒低、中、高剂量组。造模4周后取材,检测各组大鼠体重、血尿素氮(BUN)及血肌酐(Crea)水平,新鲜粪便进行4种关键肠道细菌(肠杆菌、肠球菌、乳杆菌及双歧杆菌)培养以及real-time qPCR法定量细菌数量验证,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紧密连接蛋白、封闭蛋白的表达,液质联用法检测血清硫酸吲哚酚(IS)、鲎试剂法检测血清脂多糖(LPS)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BUN、Crea升高(P<0.05);模型组肠杆菌、肠球菌增加(P<0.05)、双歧杆菌减少(P<0.05),结肠上皮claudin-1和occludin蛋白含量减少,血清IS及LPS水平增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大黄颗粒低、中、高剂量组BUN、Crea水平降低(P<0.05),大黄颗粒高剂量组肠杆菌和肠球菌减少、双歧杆菌增加(P<0.05),大黄颗粒低、中、高剂量组结肠上皮claudin-1和occludin蛋白表达增加(P<0.05),大黄颗粒中、高剂量组IS及LPS水平降低(P<0.05)。结论大黄延缓慢性肾脏病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能调节慢性肾脏病大鼠肠道微生态有关,包括增加益生菌双歧杆菌和减少致病菌肠杆菌及肠球菌,增加肠黏膜紧密蛋白claudin-1、occludin的表达,减少肠源性毒素IS以及内毒素LPS水平。
-
单位浙江省人民医院;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广东省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