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从价格指数演变不平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角度出发,采用CPI与PPI的相对变化测度我国通胀的结构性特征,并基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对其形成机理展开研究,使用空间计量模型对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0—2020年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我国结构性通胀显示较强的空间相关性和显著的溢出效应。供给侧冲击对价格指数具有持续长期的影响,是导致结构性通胀的根本原因,其中相对劳动生产率差距和产业结构问题是关键因素。此外,需求层面和外部冲击也与供给相互作用导致价格水平发生结构性偏离,塑造了长期价格变动的趋势,最终呈现为结构性通胀或结构性通缩。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