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道教的“戒”,是道教约束道士言行,防止“恶心邪欲”“乖言戾行”的规诫。《洞玄灵宝玄门大义》:“戒者,解也,界也,止也,能解众恶之缚,能分善恶之界,防止诸恶也。”《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教戒者,欲令人劝进长生,全身保命。”唐代道士张万福称:“戒者,防非止恶,进善登仙,众行之门,以之为键。”戒是戒条,主要以防范为目的。道教早期原无正式戒条,但有所谓“道诫”,如《太平经》有“不孝不可久生诫”“贪财色灾及胞中诫”等。《老子想尔注》则认为:“戒为源,道犹水,人犹鱼。”要人“奉道诫,积善成功,积精成神,神成仙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