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百年来,比较文学纷争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比较学者"研究向度"的分异。"研究向度"是指个体比较学者潜在、不自觉、难以被自己所觉察的研究偏向。基于"平行"与"影响"两大类型以及"趋同"与"趋异"两大方向,"研究向度"可四分为:平行/趋同、平行/趋异、影响/趋同与影响/趋异。比较学者一般在这四向中偏向其一,不同"研究向度"具有等价性。但长期以来,由于比较学者"研究向度"意识的缺失,时常导致对"异向"者的误读与指责,如于连、曹顺庆("平行/趋异")对钱钟书"共同诗心"("平行/趋同")研究价值的批评与否定。"研究向度"的系统揭示,可使比较学者重审本己与他者"研究向度"的差异,实现对本己的超越和对他者的接纳。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