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HIV流行毒株分离培养与标准株筛选鉴定

作者:李思其; 朱国新; 李林; 李敬云; 李韩平; 刘永健; 贾磊; 王晓林; 李天一; 张伯寒; 韩婧婉*; 马春涛*
来源: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023, 37(03).

摘要

目的通过对我国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感染者全血样本中的HIV进行分离培养与基因型、表型鉴定, 筛选符合中华预防医学会团体标准《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标准株艾滋病病毒毒株建立技术规范》(T/CPMA 027—2023)评价要求的HIV标准株。方法收集48份HIV感染者全血样本;通过分离样本中的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s), 并将其与健康人全血样本中分离得到的PBMCs共培养分离感染者体内的HIV, 测定培养上清液中的p24抗原浓度和病毒滴度;对于分离成功的毒株, 提取病毒RNA, 对gag、pol基因和env C2V3片段进行扩增测序, 判断基因型、基因重组和耐药位点;通过将病毒培养上清液接种到表达CCR5或CXCR4的Ghost细胞, 判断病毒嗜性;通过将病毒培养上清液接种MT-2细胞, 观察合胞体的形成。结果从48份HIV感染者的新鲜EDTA抗凝全血中分离培养出14株病毒培养上清液的p24抗原浓度>1 ng/ml的HIV毒株;1株病毒滴度≥105TCID50/ml, 8株滴度≥104TCID50/ml, 5株滴度≥103TCID50/ml;其基因型为9株B亚型、3株CRF01AE重组型和2株CRF07BC重组型;14株HIV毒株中11株含有耐药位点;细胞嗜性分析结果显示其中8株为CCR5嗜性, 6株为CXCR4/CCR5双嗜性;14株毒株中只有2株可引起MT-2细胞病变, 为合胞体诱导型。结论本研究共分离出14株具有HIV典型生物学、遗传学特性的HIV毒株, 经评价1株为符合《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标准株艾滋病病毒毒株建立技术规范》(T/CPMA 027—2023)的HIV标准株。本研究可为HIV-1标准株的筛选提供技术指导。下一步可按照标准株的共享机制完成申请及储备库建设, 为HIV疫苗与药物研发等相关研究提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