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相关影响因素和降低产后出血的防治措施。方法选取舟山市妇幼保健院2016年3月-2017年9月住院分娩的产妇5 388例,设计专用调查表格采集产妇的相关信息,进行分组比较。数据采用SPSS16. 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2. 52%(136/5 388)。出血原因中宫缩乏力占患者总数的67. 65%(92/136);胎盘因素占30. 15%(41/136);软产道裂伤占2. 94%(4/136);凝血功能障碍占1. 47%(2/136)。不同出血原因导致的出血量不同,凝血功能障碍所致的出血量高于其他3种原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产妇的分娩年龄≥35岁、孕次≥3次、经产妇、孕周28~40周、新生儿体质量≥4 000 g、多胎、妊娠并发和合并症、未进行系统围生期保健以及经过辅助生殖技术怀孕并生产与产后出血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产后出血由多种原因导致,其中最主要的是子宫收缩乏力和胎盘因素,产后出血出现了一些临床新特征,与产后出血相关的影响因素有多种,应针对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做好三级预防,着重做好围生期保健工作。

  • 单位
    舟山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