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潘氏中医是浙派中医的代表流派之一,起源于全国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潘澄濂研究员,潘氏中医目前已传承3代,在近百年的传承中逐渐形成了潘氏中医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学术特色。潘氏中医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诊治具有独到的经验和较好的疗效,从潘氏中医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中医学病因病机认识、病机演变规律、证治经验及治疗验案这几方面探讨潘氏中医论治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学术特点,从而为中医药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及潘氏中医的推广传承提供帮助。通过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潘氏中医认为"脾虚肝郁"是慢性乙型肝炎的基本病机,并可出现气滞、湿浊、血瘀、水停等病理变化,随着病情向肝硬化发展,这些病理变化逐渐加重,其中血瘀贯穿于疾病始终,同时认为湿热是促进疾病发展的重要因素,而病情日久又可及肾,导致肝肾衰竭;在肝肾衰竭初期,一般以气阴两虚多见,随着病情发展,阴损及阳,可致阴阳俱损。针对以上病机,潘氏中医提出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当从肝脾入手,以健脾行气、疏肝柔肝为基本治法,并需重视湿浊、血瘀等病理因素,结合采用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清热利湿和运中分消等法;肝硬化后期需重视滋补肝肾,调整阴阳。此外,潘氏中医也提出在辨证论治基础上,可衷中参西,采用病证结合的方法来综合诊治乙型肝炎后肝硬化。

  • 单位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