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回顾性分析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自发性腹膜炎(SBP)患者腹水培养病原菌分布、药敏状况及临床真实抗生素选择应用情况,为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并分析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SBP患者的腹水病原菌培养、药敏试验,并针对抗生素的选择及依据药敏结果的调整应用情况,对6个临床科室30名医师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 26.0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9名患者腹水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60株,41例患者为单一菌感染,8例患者为复合菌感染。其中革兰阴性菌36株、革兰阳性菌22株和真菌2株。革兰阴性菌中主要致病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的肠杆菌目为主。药敏结果显示,革兰氏阴性菌对美罗培南、替加环素、哌拉西林/舒巴坦、阿米卡星敏感,对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和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林、妥布霉素、左氧氟沙星耐药率较高。革兰阳性菌中主要致病菌为缓症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人葡萄球菌。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氯霉素、利福平敏感,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红霉素耐药率较高。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临床问卷调查显示,医师初期会选择使用广谱抗生素(29/30,96.67%),但在药敏结果回示后,仅有1名会调整为窄谱抗生素(3.3%)。结论 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SBP患者腹水培养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居多,同时混合菌感染比例增加,尤其是低毒力的条件致病菌。在临床实践过程中仍存在抗生素应用不合理情况,应依据药敏结果及时调整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