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miR-23a-3p、miR-376c-3p的表达水平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9年1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78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结直肠癌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的60位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集受试者的外周静脉血,采用RT-PCR法检测血清miR-23a-3p、miR-376c-3p的相对表达量,并分析其在两组中差异性表达的原因。应用Kaplan-Meier曲线比较两组的总生存率,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临床病理特征对总体生存期(OS)及无病生存期(DFS)的影响。结果健康对照组和结直肠癌组中miR-23a-3p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35±0.51、2.62±0.89,miR-376c-3p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3.56±0.78、1.22±0.35,两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Duke′s分期越高、存在静脉侵犯或肝转移,患者血清miR-23a-3p的表达水平就越高;Duke′s分期越高、肿瘤分化程度越低、存在静脉侵犯,患者血清miR-376c-3p的表达水平就越低。miR-23a-3p高表达组患者的OS、DFS均显著低于miR-23a-3p低表达组,miR-376c-3p低表达组患者的OS、DFS均显著低于miR-376c-3p高表达组。肿瘤T分期、Duke′s分期、miR-23a-3p表达水平、miR-376c-3p表达水平是影响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Duke′s分期、miR-23a-3p表达水平、miR-376c-3p表达水平是影响患者D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血清miR-23a-3p表达水平明显升高,miR-376c-3p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且两者的表达水平均对患者的预后有显著影响,可作为潜在的生物学标志物。

  • 单位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东阳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