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寄一在1940年代属于西南联大诗人群,受现代主义的影响较大,渴望坚守个体的理想,对群体及其背后的灾难、丑恶有清醒的认识,并极力抵抗,但有时又迫于现实的压力妥协。他肯定了集体与行动的力量,对未来充满希望,并流露出政治批判的色彩。他的爱情诗以爱情做底,抒发了对生命意义、灵与肉等诸多困扰人类的问题的思考,展现了现代主义诗歌抒情的智性特点。诗中常用悖论与隐喻等修辞手法,增添了诗句的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