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瓦尔特·海西希的蒙古文学研究可以概括为三方面:蒙古文学史编写、史诗研究和口头文学叙事母题研究。《蒙古文学史》以19世纪至20世纪初期的代表性作家为主线,梳理了这一时期蒙古文学文类的演变趋势及其历史文化动因。蒙古史诗研究以叙事模式、惯用修辞、母题等为统摄,阐释了蒙古人对日常生活和民俗传统的文学表达。口头文学叙事母题是对现实世界的诗化和抽象化呈现,特定母题的流传变化宛如一面“现实的镜子”,反映了蒙古民族的历史轨辙。海西希在这三个相互关联的重要论域的贡献,呈现了其蒙古历史文化研究的贯通性和系统性。
-
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