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杂谈——李泽厚、刘悦笛2018年对谈录

作者:李泽厚; 刘悦笛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8, 47(05): 1-17.
DOI:10.19503/j.cnki.1000-2529.2018.05.001

摘要

本文是李泽厚与刘悦笛2018年5月关于伦理学的对谈。从伦理学的基本架构谈起,确定"情本体"并不以情为绝对中心,仍是以理性作为主导的;同时,动物性的"情绪"与人类性的"情感"之间应该做出根本性的区分。李泽厚的伦理学的要点在于:其一,伦理与道德之分殊;其二,两德论("传统宗教性道德"与"现代社会性道德");其三,道德要素三分说(观念、意志和情感)。李泽厚强调其所谓的历史"积淀"乃是由外而内的,他的"文化心理结构"也不同于"心理文化结构",人类的未来有赖于广义的教育。每个时代的儒学所吸纳的外来因素是不同的,王阳明就是强调"自由意志"的力量,从现代的眼光可以给"四句教"以新的解读。孟子和荀子讲的性善性恶,实质上是强调"动物本能"即自然本性的两个方面。李泽厚曾声称以孔子化海德格尔,但晚年却越来越不喜欢海德格尔,认定前者的"未知生焉知死"可以消化后者的"未知死焉知生"。李泽厚晚年致力于一种本土化的伦理学建构,这篇对谈以言简意赅的形式,表述了其伦理学的核心思想。

  • 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