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从全要素对象识别和全时空方法拓展两方面剖析国土资源治理下的历史景观保护新趋势,并以牡丹江为样本进行深入研究。首先从城镇历史阶段剥离入手,对文化群落及历史景观识别分类;随后解析景观要素形态规模、簇群模式、相互作用的空间性分布与类型、形态、功能的时间性层积特征,挖掘历史景观与城镇空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与动态发展问题;最后建立了涵盖“对象识别-方法选取-实施保障”的全周期协同保护框架,确立了以生态修复、人居改善、价值传承为目标的底线型、互动型、靶向型景观保护、利用和活化模式。
-
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工业和信息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