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寻求合理的冬小麦微咸水灌溉制度,通过设置4种灌水量水平(0.8E、1.0E、1.2E和1.4E)和2种灌水矿化度(2、3g/L),研究灌溉制度对土壤盐分动态和冬小麦产量、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小麦收获后,各处理土壤剖面盐分均呈表聚累积特征;冬小麦收获后,矿化度2g/L且灌水量小于1.2E和矿化度3g/L且微咸水灌水量小于等于1.2E时,表层020cm土壤有次生盐渍化的危险。矿化度3g/L、灌水量1.4E时,冬小麦收获后表层020cm土壤属于轻度盐渍化土壤。灌水量为1.01.2E时,2种矿化度的微咸水处理下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较高。综合考虑,封丘地区微咸水灌溉制度以矿化度2g/L、灌水量为1.2E为宜。
-
单位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东台滩涂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